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举办内蒙古自治区档案业务培训班



为积极探索馆际交流互助的新模式,指导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兄弟馆局有效开展馆藏档案的保管、保护和利用工作,10月20-23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二史馆”)在江苏省南京市专门举办“内蒙古自治区档案业务培训班”,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市(盟)、县(旗)三级档案部门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共49人参加了培训。
二史馆馆长翟玉霞在开班仪式上致欢迎辞。翟玉霞指出,档案作为历史最忠实的记录,如何将其保管、保护好,并加以有效利用,是全体档案工作者永远的课题和共同的使命。内蒙古历史源远流长,形成了大量珍贵档案,各级档案工作者在历史档案的整理著录、保管保护、开放利用、数字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希望双方认真把握这次机会,相互学习、彼此借鉴,最大程度地碰撞出思想和智慧的火花。
为确保授课内容丰富,二史馆很早就精心设计授课课程,安排档案整理、保管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和数字化业务骨干,从多方面开展专题讲座,主要内容有民国档案历史背景与基础知识、档案保护技术工作理论与实践、档案数字化与数据存储、档案安全管理,以及特藏(特色)档案的保护与展示等,尤其是结合视频、图片、PPT的使用,使得课程整体显得生动有趣。此外,学员们通过实地考察二史馆档案修裱现场和数字化工作场所,对档案修裱及数字化流程也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培训结束以后,学员们普遍反映此次培训班既学习了业务理论知识,又增强了实际操作技能,表示要把所学运用到具体工作中去,努力成为自治区档案保管、保护及利用工作的带头人。(文:蔡斌 图:王志良)
相关附件:
上一篇:
中国档案学会整理鉴定学术委员会召开2015年年会
下一篇:
《南京大屠杀档案》申请“世界记忆遗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