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初秋天朗气清,9名新录用公务员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地走进庄严肃穆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大门。9月26日至30日,二史馆举办2022年新录用公务员入职培训,通过培训“第一课”、纪律规矩意识培训、职业精神教育、结构化研讨等活动,为新录用公务员的档案职业生涯开好头、起好步。
培训第一课,强化政治机关意识
“第一粒扣子必须扣好,政治机关意识是入职的第一课。”尹力馆长以《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做档案事业忠实传人》为题,讲授了一堂内容丰富、立意深刻的培训“第一课”,并代表馆领导班子欢迎新录用年轻干部加入二史馆。她以大量丰富详实的档案史料和生动的事例,讲述了一代代中办人用汗水、鲜血和生命谱写的光荣历史和光辉篇章。“机要员为保护密码本跳海”、“怀揣银元饿肚子”、“中央文库守护人”、开国大典彩色影像资料征集等真实故事……“五个坚持”的深刻内涵在尹力馆长的生动讲述中变得更加具象而立体。她对学员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树立政治机关意识和中办人意识,以实际行动践行“五个坚持”。二是增强档案工作的神圣感使命感,牢记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使命,矢志为档案事业奉献青春力量。三是加强学习,提升能力,克服“本领恐慌”,努力成为行家里手。学员们纷纷表示,“尹力馆长细致入微地讲解了‘五个坚持’的重要性和实践要求,深入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让人耳目一新,顿感初心如磐。”
纪在法前,强化纪律规矩意识
“纪律规矩是讲政治的内在要求。中办是核心政治机关,中办的纪律规矩严于其他纪律规矩。”戚如高副馆长以《中办干部必须坚守的纪律规矩》为题,结合工作经历,循循善诱,讲了一堂既生动活泼,又严肃严谨的纪律规矩课。“没有脱离政治的业务,也没有脱离业务的政治”、“真相等于事实加角度”……一句句既“接地气”,又充满哲理的话语,让学员们深受教育和启发。
“戚馆长将‘纪在法前,纪严于法’贯穿于整堂授课,从新入职人员的角度,将中办干部必须坚守的纪律规矩娓娓道来,令人慎终如始、警钟常鸣。”学员们在总结中说到,“严肃而亲切的授课方式,让年轻人能够听得懂、愿意听、能记住。我们要将纪律规矩意识入脑入心,涵养廉洁自律的道德修为,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
逐梦兰台,强化职业精神教育
“档案部门承担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重要职责,政治定位、政治特质、政治功能鲜明。”作为一名从事档案工作三十余年的资深档案人,曹必宏副馆长以《逐梦兰台,做奋发有为的档案人——档案工作者职业道德与必备素养》为题,以一名亲历者的身份讲述了二史馆的历史沿革和优良传统。从老一辈档案人王可风先生用生命保护档案安全,到新时代档案工作者“故纸堆里写芳华”,曹馆长生动讲述了二史馆70余年的栉风沐雨和光辉历程,希望年轻干部传承优良作风,增强档案工作的神圣感使命感,努力在平凡中创造出非凡的业绩,做档案事业优秀接班人。“曹馆长的讲述,传递了一份档案人的使命感和光荣感,增强了我们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期待感,使人豁然开朗,深感使命在肩。”学员们一致表示,要接续奋斗,努力拼搏,为新时代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培训还邀请了利用处杨智友处长讲述如何发挥民国档案价值,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档案服务。南京大屠杀档案申报《世界记忆名录》、红色档案主题展览、服务中央对台中心工作、学术研究、个人查证……他对档案服务大局和社会民生的事例如数家珍,改变了一些学员对“档案工作是一个边缘性工作”的看法。学员们感触颇深,“杨处长以时间为轴,工作为线,详细介绍了二史馆在支持政府决策,支撑历史研究,服务社会民生,参与文化建设等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这样的事例使我们对二史馆所藏国家宝藏有了更具象的理解,激励我们爱岗敬业、担当作为。”
结构化研讨,点燃思想火花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根据年轻干部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的特点,本次培训安排了导读和结构化研讨,人事处2名青年干部结合自身工作,对总书记“5·8”重要讲话和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进行了导读,并引导9名学员分成3组,围绕设定主题深入研讨。学员们一致认为,“逐字逐句的导读,贴近日常的生动案例与经验分享,帮助我们对培训内容更好地消化吸收。”
在围绕“怎样践行‘5·8’重要讲话,做合格中办人”进行结构化研讨时,学员们说,“作为中办人,我们应当具备更高的政治素养,当好让党中央放心的前哨和后院,做到忠党爱国,恪尽职守,严谨细致,甘于奉献,廉洁自律,中办的优良品质应该在我们身上不断传承。”在研讨交流中,条理渐趋清晰,目标不断明确,信念更加坚定。
“档案是跨越时空的国家宝藏,牵着信念,系着理想,更承载着资政育人的崇高使命。我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这样的崇高事业需要我们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去做好每一项工作。”在围绕“学总书记重要批示,做合格档案人”进行研讨时,学员们坦诚、热烈的交流,碰撞出思想火花;热烈、宽松的讨论,累积出行动共识。
结构化研讨打破常规的“教”“学”单一模式,学员化身“老师”,站上讲台展示自我、交流心得。笔记本上,心得体会写满一页又一页;学习材料上,要点批注一行又一行;展示板上,发言要点清晰明了。学员们热情洋溢,每一组学员都分享了学习体会,每一次分享都传递了新时代中办人、档案人满满的正能量,思想在相互交流中碰撞,认识在互相启迪中升华。
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培训实效性
为丰富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实效性,本次培训将理论授课和视频学习、参观展览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精选《红色档案——走进中央档案馆》微视频28集,配合主题学习,帮助学员从多个角度了解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承的初心和使命。9名学员还参观了渡江胜利纪念馆,通过近在眼前的文字、图片、实物,追寻红色足迹,聆听渡江故事,感悟“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渡江精神。
在培训期间,学员们边听边记,边学边问,教室课堂常常响起掌声,现场教学久久驻足沉思。9名学员参加了厅“双周报告会”,还参加了馆局“喜迎二十大,锚定新航程”歌咏诵读会,感受新时代档案青年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营造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增强了中办人意识和档案工作的神圣感使命感。
结业仪式热烈而庄重,9位学员在全馆干部职工大会上进行了总结发言,大家谈收获,讲感悟,话未来。会场上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既是对他们精彩汇报的肯定,更是真诚的鼓舞和激励。“新入职人员培训效果好,新同志增强了绝对忠诚意识、核心政治机关意识和中办人意识……”随着戚如高副馆长的总结讲话,本次培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学员们收获满满,补足了“钙”,充满了“电”,对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充满了信心和干劲。
海阔天高振翅飞,风正帆悬万里程。一周的培训落下帷幕,但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历练又启一程。下一步,9位新人将到业务部门进行为期4个月的专业学习培训,从档案调卷、整卷、著录到档案修复、数字化扫描,他们将全流程、全方位地熟悉档案工作,进一步提升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文/田良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