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蒋 耘)
“独脚将军”陈策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中有这样一份文件,记载的是国民党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陈策曾因1941年12月领导英军70余人成功突围获英国K.B.E勋章。经查,中国仅有两人曾荣获英国K.B.E勋章,一位为中国远征军孙立人将军,一位就是陈策将军。能够与赫赫有名的孙立人将军相提并论的人,一定不是等闲之辈。
为追寻这位传奇人物的足迹,笔者在馆藏档案中又查找到一份陈策将军撰写的《协助香港抗战及率英军突围经过总报告》,得以还原这段历史。
三拒日舰 痛失左脚
陈策(1893-1949)字筹硕,广东琼山人。他3岁时随父亲到新加坡,8岁时回中国。小学毕业后,到广州的“广东海军学校”读书,中途几度因革命而辍学。
1917年,孙中山揭起护法大旗,海军总司令程璧光和海军第一舰队司令林葆怿响应号召,率所舰队南下广东,加入护法的行列,陈策亦置身其中。同年9月,陈策出任大元帅府参议。1918年,他联络海军同学,夺取江大、江固两舰,起义讨伐莫荣新,失败后去往澳门。1920年在香港策动革命武装,响应粤军回粤,自任前敌指挥。1922年春,任长洲要塞司令;4月任广东海军陆战队司令;5月任大本营第四路游击司令,不久调任广东海防司令。192 2年6月,陈炯明与孙中山意见不合,叛变炮击总统府。陈策冒死亲率永丰舰驶近广州市政厅前江面迎护孙中山登永丰舰突围;8月随孙中山乘英舰赴港转上海。1923年孙中山重回广州设大元帅府,任陈策为广东舰队司令,北伐后,广东舰队改为国民革命军海军第四舰队,仍以陈策为司令。1929年后,历任海军第一舰队总司令、海军学校校长等职.1931年6月,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非常会议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陈策任海军总司令;12月,任国民党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1932年,与陈济棠发生冲突,被迫下野出国考察。回国后,被南京国民政府任为海军部次长,并当选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开始制定中国海军抗日方略。1936年,陈济棠以抗日名义再次反蒋,但手下的空军、陆军宣布效忠民国中央,海军亦投奔陈策。1936年7月,陈策任广东江防司令。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陈策兼任虎门要塞司令,负责广东沿海防卫,主力防守虎门。1938年5月,三次击退日海军攻击,击毙日军数百人,并击沉敌驱逐舰1艘、击伤1艘,因而荣获二等宝鼎勋章、三等云麾勋章、海陆空军甲种一等奖章、甲种一等干城奖章。他在这次战役中被日军炮火击中,左腿留下了炮弹碎片,不得不辞去要塞司令,改任军事参议院参议,赴港就医。起初陈策并不在意伤情,到1939年因细菌感染,被迫在香港养和医院截去了左脚。
成功突围 创建奇勋
截肢出院后,陈策任国民党驻港澳总支部主任委员兼国民政府驻港军事代表,常驻位于皇后大道的亚细亚行(现址为马莎百货)办公。截肢后的陈策勤于公务,每天坚持带儿子一起游泳锻炼,更经常与太太到丽池舞厅跳舞,人皆以为他仅是不良于行,殊不知他裤管内的左腿实乃一条木造义肢。陈策枪法如神,而且拐杖内藏有利刃,必要时露出利刃就可杀敌,仍是中国海军罕见的彪悍将领。
1941年12月8日晨,日机轰炸九龙启德机场及深水兵营等处,午后日军主力进攻九龙新界英军防线,港九两地进入战时状态。10日晨,陈策主持国民党中央驻港各机关代表齐集亚细亚行开会,成立国民党中央各机关驻港临时联合办事处,被推为主任委员,下设秘书、军警、外交、情报、宣传、财务、交通、粮食、总
务9组,积极开展工作,对于维持治安、搜捕汉奸、救济难民、稳定民心起了很大的作用。11日,陈策以“中国政府驻港中委”的身份发表谈话,响应港督8日发表的保卫香港的广播,呼吁侨胞“共起保卫香港”。12日晨,在港各机关代表开会,决议成立中国抗战协助团,推陈策兼任团长,做赴前线协助作战的准备。同日,驻守九龙英军撤退香港。
日军攻占港岛时,在港人士梁漱溟等提出了一个方案,让中国军队派数千人偷渡到九龙,由在港的军人翁照垣、张贞、方振武指挥,以解香港之围。该方案由萨空了译成英文,交给了港府代表,但最后未能如愿。因为丘吉尔曾密令港督,“宁向日军投降,不可使香港落归中国人之手。理由是:降于日本,将来尚可取回,否则,等于把香港交还中国。”
12月25日下午,港英政府宣布投降。但港督杨慕琦提前把将宣布投降的消息电话告知了陈策,陈策当即说:“本人决计突围,贵方如果有人愿意相随,请立刻到亚细亚行来。”港督的答复是,几乎所有的英军高级将领都愿相随突围。陈策又问英军是否还有船可用?港督说,目前仅有6艘鱼雷快艇,可以全部交其指挥。不一会儿,英国远东情报局局长麦都高、助理罗斯以及空军、海军和陆军将领等十余位高级将领纷纷赶至。在港督对外宣布投降前一个小时,陈策率领英海陆空军战士及随侍7 0余人,分乘6艘鱼雷快艇出发,陈策的舰艇殿后。可是,刚驶出香港仔不足半海里,即被浅水湾上山头的日军发觉,顷刻间,枪炮齐射,弹密如雨,陈策左腕中弹,英将士死伤4人,机坏艇将沉。陈策果断下令:“弃船!”副官徐亨连忙帮助解下陈策的木造假脚,一看,里面竟藏有作紧急救济之用的4万港元。陈策把假脚丢进大海。身为基督徒的徐亨劝陈策向上帝祈祷,陈策说:“这次如能平安脱险,我一定皈依基督。”这时,陈策发现身边还剩下全船唯一的一件救生衣,马上递给不谙水性的副官兼保镖杨全:“你有了这件救生衣就可以跟着我游到鸭梨洲了。”
时值隆冬,水寒刺骨,日军的枪林弹雨将海水激起无数水柱,众人只能借着快艇暂作掩护。20分钟过后,日军火力稍停,众人才迅速向鸭梨洲方向游去。鸭梨洲与香港仔相距不远,即使上岸,仍在日军机枪的有效射程之内。游至中途,弹雨又至,但受了重伤又缺了一腿的陈策在徐亨的帮助下,竟然奇迹般地安抵对岸。这主要得益于陈策失去左腿后每天坚持在九龙海滩练习游泳,虽受重伤,但浮水功夫仍在,替搀扶他的徐亨省了不少力气。更巧的是,黄埔军校出身的徐亨早年为香港自由游冠军。
众人上岸后,日军炮火未停,徐亨冒死撕下自己的内衣,做成几条绷带先为陈策包扎,然后与杨全合力把陈策抱到一块岩石之后。陈策命令两人马上离开,前往鸭梨洲另一边与英军其他5艘鱼雷艇会合,然后北上突围。徐亨坚拒道:“我决不能抛下你在这里,要死我们死在一起!”两人争执不下,徐亨最终同意先与麦都高等人去找鱼雷艇,再折回来接陈策。这时,陈策向徐亨交代了向国民党中央汇报的内容,最后,他脱下戒指平静地说:“若我不测,请你把这枚戒指交给策婶。”
徐亨黯然别去,领着麦都高等人去寻鱼雷艇,直到入夜9点多钟才找到。徐亨马上解下鱼雷艇上的救生艇,从海路折回陈策留守处。刚一上岸,一阵浓烈的硫磺味扑鼻而来,他心里一惊,不由得冷汗直冒。原来徐亨离开后,对岸日军发射烧夷弹把该处夷为了一片平地。徐亨遍寻岸石,不见陈策的踪影。英军亦开始分头低声呼叫陈策。蓦地,一颗小石子从山顶滚下,徐亨大喜,快步赶至小山之顶,果见陈策安然躺在那里。同行英军见陈策单手独脚竟能逃脱,皆极表钦佩。上了救生艇,陈策居然还跟徐亨开玩笑说:“敌军炮火这样猛烈,等了你2个多小时,我还以为你罹难了呢。”
登上鱼雷艇,陈策即命徐亨摊开海岸地图,亲自选定航线。9时30分,5艘鱼雷艇一同出发,平洲在望时,迎面驶来一艘日本驱逐舰,当时众鱼雷艇其实合共只有3枚鱼雷,根本无法应战。躺在床上的陈策处变不惊,命令5艘快艇排成一字,加速径向日本驱逐舰冲去。日舰发现前面有5艘鱼雷艇一字摆开,以为是盟军发动之攻击,仓皇间掉头而逃。凭借这招“海上空城计”,陈策率众成功脱险。
陈策在广东惠州做手术取出左腕子弹,后包金刻字以为纪念,并受洗礼成为基督徒,英文名字为A n d r e w。他和徐亨安全抵达中国军队控制地区。英国官兵则经云南、缅甸、印度回到英伦。
为表彰陈策的贡献,1942年英皇授予他“帝国骑士司令勋章”(即K.B.E勋章)。陈策成为中国获此荣誉的第一人,英媒体称之为“世界英雄”和“东方纳尔逊”(纳尔逊:英国18世纪海军统帅,左眼负伤并失去右臂,但仍顽强作战,创造奇迹)。
日本投降后,陈策任战后广州市第一任市长,只是一年后因足疾离职养病。1949年8月31日晚上,陈策在广州家中猝然离世。关于陈策之死,有人认为可能是蒋介石特务为防止他投共,将其杀害。但亦有人认为可能是陈策同时饮酒及服药所致。
历史不会忘记陈策为抗战所做的贡献。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陈策、陈藉(即陈明臣,陈策的四弟)兄弟俩分别获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颁发的爱国将领纪念奖章。
作者单位: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责任编辑:田小燕
上一篇:
兰台里的家国春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