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彦直-用生命铸就中山陵

          

(文/ 张开森)

  吕彦直:用生命铸就中山陵

  享誉中外的南京中山陵,是中华民国建都南京后最早兴建的规模最大的纪念性建筑。它既充分彰显出浓郁的中国传统民族建筑特色,又吸收了当时流行的西方建筑元素,可谓是融合东、西方建筑文化精髓,中西合璧,开中国近代建筑理念之先河。执掌这一巍巍建筑设计建造重任的,是当时中国一位年轻的天才建筑师吕彦直。他用如流星般炫目而短暂的一生,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被誉为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奠基人之一。

  

  非凡天赋,学贯中西

  吕彦直(1894—1929年),字仲宜,又字古愚,1894年7月28日出生在天津的一个官宦世家,从小就表现出对文学、艺术的非凡天赋和痴迷。1901年4月,吕彦直未满7岁即遭遇丧父之劫,翌年随其二姐吕静宜迁居巴黎,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常参观罗浮宫博物馆,酷爱绘画和雕塑艺术。数年后回国,进北京五城学堂习国文。曾受教于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林琴南,学习祖国灿烂文化和西方科学知识,这对他立志发扬民族文化,融汇东西方艺术,不无影响。

  1911年,吕彦直考入清华学堂(今清华大学前身)留美预备部读书。1913年毕业,以庚款公费派赴美国留学,入康奈尔大学,先攻读电气专业,后改学建筑,接受西方学院派教育,5年后毕业。毕业前后,他曾作为美国著名建筑师亨利·墨菲(Henry·K·Murphy)的助手,参加金陵女子大学(今南京师范大学)和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校舍的规划、设计,用中国传统风格设计现代建筑,初显才华。此间,他描绘整理了大量的北京故宫建筑图案。

  1921年,吕彦直回国,途中曾转道欧洲,考察西洋建筑。回国后寓居上海,先在过养默、黄锡霖开设的东南建筑公司供职,从事建筑设计,较有名的作品是上海香港路4号的银行公会大楼。后与人合资经营真裕建筑公司,不久在上海开设彦记建筑事务所。这是我国早期由中国建筑师开办的事务所之一。期间,他的建筑设计多为小巧、舒适的花园式洋房。他研究中国古典式建筑,在设计上努力融合中西建筑艺术的精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到投标中山陵时,他已有7年的建筑设计的实践经验。

  

 

  脱颖而出,一举夺冠

  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病逝,南京国民党总理葬事筹备委员会决议以紫金山中茅峰南麓为孙中山墓地选址。同年5月,筹备委员会决定向海内外悬赏征集陵墓设计方案,并采用密封卷的方式进行评选,对孙中山陵墓的设计方案提出许多具体要求:强调陵墓设计应突出中国特色,建筑应简朴、庄严、坚固,整体建筑预算费用以银元30万为限。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向世界悬奖征集建筑设计方案,海内外著名的建筑师纷纷报名应征参选。

  当时年仅31岁名不见经传的吕彦直在上海闻讯也毅然报名应征。在交纳了10元应征保证金后,他领取到了12幅墓地地形照片和2幅紫金山地形标高图,自此开始了艰苦浩繁的设计和创作劳动。为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他不辞劳苦,多次带着墓址地图,冲破江、浙军阀混乱时的沪、宁交通险阻,到南京东郊,登上紫金山的中茅山南坡,反复踏勘墓址地形。艰苦的实地勘察,为他充分地利用地形地貌,设计出一个最能体现孙中山先生精神风貌的陵墓建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吕彦直的友人回忆,当年吕彦直在创作中山陵设计方案的那段时间里,整日茶饭不思。他不断修改画作,每画完一稿,就用桐油灰捏造设计模型,然后对着模型修改画作,修改完后再捏造设计模型,如此循环往复不已,直至设计出中山陵现在的这个模样来。经过两个多月的工作,最终绘制出陵墓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透视图等9张设计图和1张祭堂侧视油画,并撰写了《陵墓建筑图案设计说明》。

  1925年9月20日下午2时,孙中山家属宋庆龄、孙科和葬事筹备委员林焕廷、叶楚伧、孔祥熙、陈去病等举行联席会议,对收到的海内外40余件设计方案逐一进行评判,一致认为:“吕彦直之设计图,结构精美雄静,一望令人生凄然景仰之情,墓在祭堂后,合乎中国观念,所有设置均适合所征求诸条件,朴实坚固,堂中多色玻璃及几线阳光透入,尤有西洋之余风,形势及气魄极似中山先生之气概及精神。”联席会议当即评定,授予吕彦直的警世钟形图案一等奖,范文照二等奖,杨锡宗三等奖。随后将所有应征设计图案公开展览5日,征求意见。9月27日下午4时,再次会议,复将一、二等奖图案进行比较,最终决定采用吕彦直的设计图案“作为中山先生陵墓图案,并请吕君为建筑师,主持计划建筑详图及监工事务”。吕彦直的中标,一举打破了由外国人垄断中国大型建筑设计的局面。消息一经传出,轰动中外建筑界和媒体。

  

  呕心沥血,铸就辉煌

  正式受聘为中山陵园建筑师后,吕彦直开始往返奔波于江浙军阀战火弥漫的沪、宁之间,用两个多月的时间赶制完成全部工程详图,作为招标施工的依据。整整两个月,他闭门谢客,不舍昼夜地埋头苦干,脑力和体力均大量透支。工程详图制作出来后,吕彦直终于积劳成疾,以致1926年3月12日中山奠基典礼举行时,病魔缠身的吕彦直竟未能出席。

  中山陵工程动工之初,由于工程浩大,施工条件极为恶劣,施工技术要求又极为严格,外加军阀混战及交通的阻隔,工程被一再延误。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处认为陵墓的建筑速度太慢,7月19日特给吕彦直发去一函,此函措辞强硬,申明:中山陵工程迟误,吕彦直和营造厂均应负相当责任;到期如不能按时完工,将处以罚款。

  为保障工程的质量、加速工程的进度,吕彦直只得带病上山,驻扎在紫金山工地上。当时的紫金山荒秃缺水,交通闭塞,工地附近除了几间破庙以外,别无他物,施工和生活条件都非常艰苦。这对于已经患病的吕彦直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摧残。

  9月,吕彦直终因劳累过度而再次病倒,不得不被送返上海医治。有关工程事务,均委托好友黄檀甫全权处理,但技术工作,仍须亲自裁决。因此,每一分部工程的图纸大样和做成的模型均须送往上海,由他亲自审查、修改。选用的建筑材料,除必须按他指定的商标、产地之外,还要选送样品,经南洋大学试验并超过美国标准,他才签字准用,否则定要返工。他的严格要求与一丝不苟的态度,不免引起工程营造方发出“工程在宁,取决于沪”和“吕建筑师欲成其千载一时艺术之名,处处以试验出之”的怨言。

  在南京中山陵的建筑工程进入高潮之际,吕彦直又承担了广州越秀山中山纪念堂和中山纪念碑的建筑设计。他设计的两份建筑图案,因其构思别致、水平高超,又以首奖入选。从此,他为南京中山陵、广州中山纪念堂和中山纪念碑的建成,拖着病体往返奔波于南京、上海和广州之间。

  

  英年早逝,青史留名

  

  连续两年的密集而高强度的脑力和体力劳动,极大地损害了吕彦直的身体健康。1928年初,他被确诊为肝癌。他从容不迫,一方面先函告远在北京的未婚妻严璆(严复的二女儿),嘱她另做打算,不要再等自己;另一方面全身心投入到当时的首都南京规划设计草案的研究与拟订工作之中。

  1929年3月18日,就在他呕心沥血的工程即将全部竣工迎接他来验收之际,这位才华横溢的建筑师却在上海不幸逝世,年仅35岁,终生未婚。28岁的严璆闻此噩耗悲痛欲绝,不久便断然在北京西郊出家,削发为尼。

  吕彦直病逝两个月之后,中山陵的主体建筑以及相关工程相继竣工。完工后的中山陵建筑群继承了中国文化传统,又有创造性的突破,在形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都取得完美的效果。陵园主体结合山坡地形地貌,沿一条中轴线巧妙布置各个单体建筑,以孙中山手创共和的国旗蓝色为主色,取代封建帝王专用的黄色。宽阔的广场、墓道和台阶,适应大型公共祭奠活动,和谐庄严,气势恢宏,被今人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鉴于吕彦直对建造孙中山陵墓的杰出贡献,在他逝世后,南京国民政府明令全国,予以褒奖。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发令褒奖一位建筑师,这在中国是绝无先例的。褒扬令刊登在1929年6月11日第189号《国民政府公报》上:“总理葬事筹备处建筑师吕彦直,学识优良,勇于任事。此次筹建总理陵墓,计画图样,昕夕勤劳,适届工程甫竣之时,遽尔病逝。眷念劳勚,惋惜殊深,应予褒扬,并给营葬费二千元,以示优遇。此令。”

  次年5月28日,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通过决议,在中山陵奠基室内立石碑纪念吕彦直。石碑上半部为吕彦直半身像,由孙中山大理石卧像的作者、捷克著名雕刻家高祺制作,下半部为于任右手书碑文。这块纪念碑原来镶嵌在中山陵祭堂西南角奠基室内的东墙脚下,后毁于战乱。

  吕彦直设计、监造的南京中山陵和由他主持设计的广州纪念堂都是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大型建筑组群,是我国近代建筑中融汇东西方建筑技术与艺术的代表作,在建筑界产生了深远和积极的影响。以中山陵为起点,在当时的首都南京和国内许多大城市,陆续涌现出了一批中西合璧形式的建筑,形成中国近代建筑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作者单位: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责任编辑:田小燕

 

相关附件:

上一篇: 裴文中与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下一篇: 兰台里的家国春秋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