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参政会是抗日战争时期设立的咨询机关,其前身是国防参议会。自1938年4月12日国民政府公布《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同年7月6日第一届第一次大会在汉口召开,至1948年3月29日国民大会开幕,国民参政会宣告结束,历时10年,4届共集会13次。
1938年4月公布的《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规定,该会的职权是:议决国民政府对内对外之重要施政方针;向国民政府提出建议案;听取政府施政报告;向政府提询问案。
国民参政会设正副议长各1人,并设秘书处,承议长之命处理会务。秘书处设置正副秘书长各1人,下设文书、议事、总务、警卫各组,每组设主任1人,主持组务。
国民参政会为审查议案,设军事及国防、外交及国际、内政、财政经济、文化教育5个普通审查议案委员会和审查特种事项议案的特种委员会。
国民参政会休会期间,设置国民参政会驻会委员会,听取国民政府各种报告及决议案实施情况。
国民参政会第一届第一次会议时,参政员为200名,分别由各省市政府和省市国民党党部联席会议、蒙藏委员会、侨务委员会、国防最高会议加倍提出,经参政会参政员资格审议会会议审议后
?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决定。
1940年12月24日该会修正组织法,参政员名额增为240名。该会职权有所扩大,得组织调查委员会,调查政府委托考察事项,其调查结果提请政府核办。驻会委员会也得听取政府各种报告,促进业经成立决议案之实施,并随时考核其实施之状况,在不违反大会决议之范围内,执行参政会建议权暨调查权。改议长制为主席团制,由国民参政员选举主席5人组织之,开会时由主席团互推1人为主席。
1944年12月又修正该会组织条例,参政员名额增至290人(1947年3月增至362名),并规定政府编制的国家总预算应于决定前提交国民参政会或其驻会委员会作初步的审议。
国民参政会的附属机构有:
1.国民参政会川康建设期成会及视察团
川康建设期成会的任务是:督促政府推进川康两省政治、经济等项建设,并负设计、考察与考核之责。蒋介石任会长,参政员25-30人为会员,其中7人为常务会员,负责处理一切会务,并于四川、西康两省的成都、雅安等地设办事处。
川康视察团赴川康各地视察吏治、兵役、治安、民生等情况,并根据视察情况拟定《川康建设方案》。视察团由议长指定参政员15- 21人组成,设团长、副团长各一人,团长为李璜、副团长为黄炎培。视察团下分若干组,每组视察一特定区域。
1943年9月,川康建设期成会并入经济建设策进会,其原有工作则由经济建设策进会川康区办事处担任。
2.国民参政会经济建设策进会
该会1943年9月设立,前身为经济动员策进会。其任务为:辅助国家总动员法令之实施,并协助推进各级业务,以期实施管制物价,巩固经济基础,并调查各项有关经济建设资料及建议政府督促实施。
该会以全体参政员为会员,设会长1人,由会长指定41- 49
?人为常务会员,设置经济动员及经济建设两组,并于成都、万县、西安、衡阳、昆明等地设办事处。
3.国民参政会国民党党团指导委员会
该会负责指导国民党、三青团参政员的活动与训练。该会设指导员3-5人,由国民党总裁核派,下设干事会。
(尹承瑜 撰)
上一篇:
(一)国民大会
下一篇:
(三)国防最高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