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军事委员会政治部

          

  1932年3月,国民政府重组军事委员会,其下设有铨叙厅、审计厅、政训处等机构。政训处即政治部之前身。

  政训处设处长、副处长各1人,下设3科。第一科,设军训、民训、考核、通讯及统计5股。第二科,设编纂、艺术及电影3股。第三科,设人事、文书、事务及会计4股。

  1938年2月,政训处改组为军委会政治部,直隶于军事委员会,主管军队政治训练、民众组织训练、宣传及政治情报事宜。 .

  军委会政治部设部长1人,副部长3人,秘书长1人。部内设有秘书处及总务厅等4厅。各厅、处职掌如下:

  秘书处:掌理该部文书、编译、机要、情报等事宜。

  总务厅:设3处。掌理该部总务、人事、经理等事宜。

  第一厅:设2处。掌理军队及军事学校政治训练事宜。

  第二厅:设2处。掌理民众运动及国民军事训练事宜。

  第三厅:设2处。掌理宣传事宜。

  1940年11月,该部调整了内部机构:副部长改设两人;秘书处和总务厅合并为办公厅;增设第四厅,接管原总务厅的经理业务。各厅职掌调整如下:

  办公厅:设3科及总务、军务两处。掌理总务、机要文书、该部人事、交通情报等事宜。

  第一厅:设5科。掌理部队政治训练及主管之人事事宜。

  第二厅:设5科。掌理军事学校、国民兵、游击部队、军医院之政治训练及其主管之人事事宜。

  第三厅:设4科。掌理宣传事宜。

  第四厅:设3科。掌理经理事宜。

  1941年3月,又改办公厅为总务厅,同时撤销第四厅。总务厅设第一科、第二科和总务处、军务处、经理处。经理处主管原第四厅的经理业务。其他机构的编制与职掌均未改变。

  1942年4月,总务厅的经理处又改为第四厅,继续办理经理业务;增设设计、编审2室,分别掌理该部各项设计及教材、丛书编审事宜。

  1944年8月,该部设秘书处、军务处、人事处、总务厅、第一至第四厅、设计室、编审室。职掌如下:

  秘书处:掌理文书、机要等事宜。

  军务处:掌理军队政工、情报、通讯及党团活动事宜。

  人事处:掌理该部人事行政事宜。

  总务厅:掌理统计、管理、交际、庶务及部内经理事宜。

  其他各厅、室职掌不变。

  1944年12月,该部修改其组织法,规定其职掌为:主管陆海空部队、学校、机关之政治工作、军中文化工作及宣传业务、民众组织训练之指导、协助。部内设秘书处、总务处、人事处、第一厅至第三厅、设计室、编审室。各处、厅、室的职掌是:

  秘书处:掌理机要、文书、统计等事宜。

  总务处:掌理部内事务、经理及卫生事宜。

  . 人事处:掌理全部人事行政事宜。

  第一厅:掌理部队、军事学校、航空部队、军医院及保安团队政治工作,以及民众组训事宜。

  第二厅:掌理情报、通讯、党团活动及对敌伪工作事宜。

  第三厅:掌理军中文化工作及宣传事宜。

  设计室:掌理该部各项设计事宜。

  编审室:掌理教材、丛书编审事宜。

  该部还先后设有设计、技术、文化工作等委员会。

  设计委员会:主管该部工作改进方案之设计及该部所属各机关各种计划、方案之审议事宜。

  技术委员会:主管该部及所属各机关各种法规的审议及其他有关技术事宜。

  文化工作委员会:1940年10月成立。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2人,会内分设3组。第一组掌理国际问题之研究,国际材料之搜集,随时提供部长、副部长参考并择要编纂发行。第二组掌理文艺研究事项。第三组掌理对敌宣传之计划与实施,并指挥日本人民反战革命同盟总会工作之推进事宜。

  军委会政治部在各军事机关、部队、学校设有政治部,其业务、人事均由该部管理。

  1946年5月底,军委会政治部结束。

  (刘鼎铭 撰)

上一篇: (十一)军事委员会军事训练部

下一篇: (十三)军事委员会军法执行总监部

您是第 位访客